弘扬古建筑文化,传承古建筑技艺,晨越建管集团秉承“对结果负责”的核心理念,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于古建筑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晨越古建合集版,向大家展示晨越团队工作成果之古韵遗风......
浚县古城景区庙前片区复建修复项目
文物等级:二级
项目地址: 河南省鹤壁市
浚县古城1994年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9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浚县古城紧滨卫河,是典型的运河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明代多次维修增建,至崇祯十一年(1638)渐趋完备。城垣周长5公里,城周开挖护城河,引卫河水入护城河绕城一周回归卫河。四门外护城河上各建一座石桥。西桥横跨运河,名曰“云溪桥”,另三桥以东关、南关、北关名之。
浚县古城西滨卫河,东傍大伾,南包浮丘之半于城内。“两架清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构成了浚县古城显著的山水城格局特征。城如幞头,形势壮观,构筑精细,高峻坚固。古人称:“阳平险峻甲天下,浚县形胜甲阳平”,浚县古城易守难攻,当地民谚云:“南京到北京比不上浚县城”。
晨越建管集团为浚县古城景区庙前片区复建修复项目提供工程监理服务。通过修复建设,浚县古城魅力进一步凸显,成为最具潜力的运河古城旅游新亮点,游客数量连年攀升,年游客量已突破200万人次。
色达县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内装工程项目、格萨尔彩绘石刻及色达藏戏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
文物等级:三级
项目地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属于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以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最有代表性。色达县位于蜀西北,传说曾是岭国长系部落居住的地方,又是岭国名将尼崩达尔雅和阿奔•布益盘达的故里,故格萨尔文化的积淀十分深厚,有“格萨尔艺术之乡”的美誉。两个多世纪前,格萨尔彩绘石刻就在这片草原上孕育产生。
格萨尔彩绘石刻长期露天放置,因高原严寒的侵袭和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自然损坏,20世纪60年代又遭到近乎毁灭性的人为破坏,有关刻绘技艺基本失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阿亚喇嘛的发起和组织下,格萨尔彩绘石刻的技艺才薪火复燃。但由于格萨尔彩绘对艺人的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目前的石刻艺人基本都是农牧民或寺庙僧人,业余从事彩绘石刻,“有艺不精”,“学而不成”,其中还有一些艺人放弃这门手艺改从他业,因此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面临着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亟需扶持、保护。
晨越建管集团为色达县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内装工程项目、格萨尔彩绘石刻及色达藏戏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全过程工程管理服务。该项目的顺利完成对于传承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及保护格萨尔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津县宝墩遗址实验地块初步保护与展示项目
文物等级:三级
项目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宝墩遗址展馆位于宝墩镇,展示了宝墩古城历史文化。宝墩古城遗址位于成都市新津区宝墩镇,地跨宝墩村、双石村、龙马村。遗址距今约4500—4200年,是成都平原发现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城址面积约276万平方米,为目前发现的具有内外双重城墙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城址之一。
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在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6月25日,宝墩古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作为成都平原稻作文明发源地和城市文明起源地,是成都平原迈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古蜀文明和中华文明史的重要明证,被誉为“中华文明之光,长江上游文明之源”。
晨越建管集团承担了新津县宝墩遗址实验地块初步保护与展示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任务,以科学性、先进性、多专业领域结合优势,为宝墩遗址实验地块项目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华阳二江寺拱桥加固项目
文物等级:三级
项目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二江寺拱桥位于华阳街办府河与江安河汇流处,又名二仙桥,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距今已有187年的沧桑历史,它是目前成都市域内规模最大、保存原物时间最久的石拱桥。1981年5月列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0月为保障府河两岸交通进行过扩建,2001年12月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石拱桥保留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水平,具有很高的科技和文物价值。当时修建这座桥,全靠人工从很远的山里凿出石料运来施工,其工程量不亚于今天用现代化机械和钢筋水泥材料修建长江大桥。二江寺拱桥现两岸已纳入南湖公园风景度假区、华阳广都城综合服务体建设统一打造;两端桥头立柱上刻有“二仙桥”字样,北桥头上桥处立有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碑,碑后刻有二江寺拱桥的《历史沿革》。
晨越建管集团为华阳二江寺拱桥加固提供工程监理服务。晨越团队的高质量工作确保了二江寺拱桥加固顺利实施,为成都这座现代化城市增添了一处古韵遗风的景致。
云龙县诺邓乡白族土建筑群文物保护项目
文物等级:三级
项目地址: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诺邓白族乡土古建筑群位于云南大理州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地处云龙县城北部的山谷中,距县城约7公里。占地面积6039.69平方米,建筑面积2510.52平方米,最高海拔约为2049米,最低海拔约为1860米。古建筑群为文庙、武庙、玉皇阁、棂星门、题名坊、盐局、万寿宫、龙王庙等8处古建筑组成,分别分布于诺邓村河东和北山。
据史藉记载,诺邓村已有1146年历史,被称为“千年白族村”。自唐代盐井开发以来,古村风貌基本未变。特别是明清以来形成的山村建筑景观,是以白族民居建筑为主,包括寺观、盐井、街巷村道等在内的古建筑群,是目前云南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落之一,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和地方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2013年5月诺邓玉皇阁古建筑群(玉皇阁、文庙、武庙和木牌坊)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月,诺邓村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1月,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评为“中国十大景观村落”。
诺邓白族乡土古建筑群由于年久失修,已危及文物建筑结构安全和影响文物环境历史风貌,有损文物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晨越建管集团担负起抢救性修缮保护的重任,发挥古建专业优势,为该项目提供工程监理服务,保障了古建筑群修复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西海郡故城遗址安防工程建设项目
文物等级:三级
项目地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
西海郡故城遗址又称三角城遗址,位于青海湖东北。《汉书》记载,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在今海晏县三角城设置西海郡,辖海晏、刚察等地。后因王莽篡政纷乱,郡邑废弃。古城平面呈方形,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城墙夯筑,四个城门的门址保存较好,这一遗址为湟水流域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代城址。区域内散布有大量砖、瓦等建筑残件。在这座古城堡里发现了一件名叫“石虎”的稀世文物珍宝,曾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晨越建管集团为西海郡故城遗址安防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工程监理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遗址、发展旅游已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事业。西海郡故城遗址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也对发展当地旅游业做出了贡献。
古老的建筑,见证了岁月的更迭,兴衰的巨变,它们是匠心独运、浑然天成的艺术精品,它们是磅礴大气、智慧精妙的建筑杰作!
晨越人踏着历史的脚步,循着古建的脉络,在追本溯源的遐思中,感悟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之美!晨越建管集团始终秉承“对结果负责”的核心理念,用心打造精品,竭力追求卓越,将以科学管理、至诚服务,为业主、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品牌管理部